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您当前位置 > 中商网 > 资讯 > 正文
>
分享
新浪微博
腾讯微博
微信
QQ空间
QQ好友
手机阅读分享话题

千年匠心淬炼非遗华章:弋江古镇竹骨油布伞重现大秦风华

2025-04-28 10:54:56阅读: 来源:

在烟雨氤氲的青弋江畔,千年古镇南陵县弋江镇正演绎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匠心对话。霁云轩工坊的梅争奥团队以竹为骨、以艺铸魂,成功复原了失传两千余年的秦代皇室华盖伞工艺,让这项凝结古人智慧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华。

这项被称作"竹骨天工"的古老技艺,以二十余根精制竹骨为伞魂,完美复现了《考工记》中记载的秦代舆服之制。工匠们深谙"良材天赐"之道,坚持选用皖南山区五年以上优质毛竹——这些经霜沐雨的天然材料,在匠人手中经历72道工序的精心淬炼:从劈竹取条的劲道拿捏,到伞骨打磨的毫厘把控;从芦盘刻孔的精准定位,到彩线穿结的韵律编织,每道工序都暗合天时地利,处处彰显着"天工开物"的造物理念。

尤为精妙的是伞骨架构的复原创新。霁云轩匠人在古法基础上,独创"太极阴阳"伞骨排列法,使二十余根竹骨既保持传统形制,又能实现现代力学支撑。这些浸润着皖南山水灵气的竹骨,经过古法桐油浸渍、生漆固色,最终形成刚柔并济的伞体结构,完美复现了"其张如盖,其收如竹"的秦宫伞韵。

这项非遗技艺的复兴,不仅让千年古镇的文化基因得以活化传承,更以"竹骨为魂"的东方智慧,为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创新范式。当霁云轩的竹骨油布伞在米兰设计周惊艳亮相时,世界看到的不仅是一件工艺品,更是一部用竹韵写就的中华工匠史诗。



(正文已经结束)

推荐阅读: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